期,台商对100美元笔记本电脑市场颇为看好,认为将是下一个增长亮点。虽然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宣布要推出100美元笔记本电脑计划已逾1年,并且大多数IT产业人士将其列为不可完成的目标,但我国台湾笔记本电脑厂商广达却加紧这一项目的开发,并得到台湾多家IC设计公司鼎力支持。预计100美元笔记本电脑可望在2006年第四季度开花结果,加上英特尔、微软的“Wintel联盟”接下来也有一个300美元笔记本电脑计划,台湾半导体厂商可望再次得到一个支撑业绩成长的重要动力。
低价笔记本2007年成规模
广达与台湾IC设计厂商是从2005年9月开始,经过一系列产品规划及规格制定后,100美元笔记本电脑逐步成型。继2006年初MIT公布100美元笔记本电脑外观后,目前此计划已进入量产倒计时。预计量产时间为2006年第四季度,初期规模约500万~1000万台左右。
台湾IC设计厂商表示,由于100美元笔记本电脑尚未问世,无法得知市场反应究竟如何,但随着微软及英特尔类似的300~700美元低价笔记本电脑计划出台,低价笔记本电脑已逐渐有下一代杀手级应用的味道,尤其正当低价产品正在全球市场大行其道,和第三世界国家以及新兴市场对低价产品的强烈需求,低价笔记本电脑市场在2007年形成规模应是乐观可期的。
但是内地IC设计公司却并不认同这一市场,神州龙芯人士表示,从CPU性能上来看,10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大部分现有CPU都能够完全满足需要,但在系统之上的应用却由于没有足够软件支持而难以推广。同时,由于价格非常低,终端渠道销售者难有利润可言,IT渠道很难产生兴趣。
台湾IC厂商力捧新兴市场
一段时间以来,在新兴低价笔记本电脑的产品规划及规格制定上,几乎都集中在台湾OEM及ODM厂的研发中心,台商正逐渐成为这一市场的主导者。而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80%的台系代工厂,对于低价笔记本电脑零组件采购也倾向进行本地化采购,采用台系IC设计厂商或台湾本土零组件厂产品,这使得相关台厂因低价笔记本电脑而衍生出不少商机。
以100美元笔记本电脑产品为例,目前MIT的笔记本电脑大部分零组件由台湾厂商供应。除CPU与南桥芯片是采用AMD产品、WLAN芯片由Marvell提供、Codec音效芯片供货商为ADI外,其余IC及零组件几乎都由台湾厂商提供,其中,包括迅杰、致新、圆创及崇贸等台湾IC设计厂商的相关芯片参与其中。
虽然100美元笔记本电脑今年第四季度才推出,但类似产品规划概念却已被广达运用在第二代学生型或商用型的200美元笔记本电脑上,加上英特尔及微软等国际大厂亦有类似产品开发计划,届时包括威盛、金丽、瑞昱及安国等台系IC设计厂商,有望第二批加入低价笔记本电脑产品芯片供货商名单。
目前,参与这一产业的尚以台湾厂商为主,包括欧美国际大厂对此也少有涉足,其中包括能够为低价笔记本提供存储芯片的美光在内。美光中国人士表示,NAND闪存芯片现在全球紧俏,美光现有产能中没有支持低价笔记本的计划。等到与英特尔合作的IM公司产能开出之后,美光将占有50%左右产能,到时有可能扩展到这样的应用。
由于台湾笔记本电脑厂在全球拥有高市场占有率的优势,加上OEM及ODM厂位在台湾的研发中心已经可以主导产品规格制定及零组件采购方向。因此在面对低价笔记本电脑市场快速兴起之时,台湾厂商能够依托海峡两岸生产的优势,凭借产业链各个环节完整的先天优势,以及同属华人生产群落的便捷条件,使低价笔记本电脑相关产品不仅成为台湾OEM及ODM厂下一代杀手级应用产品,更将是台系IC设计厂商下一个支撑公司业绩成长的重要基石。
(来源:中国电子报)